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发帖

学点中医望诊

中医讲四诊,包括望闻问切。问诊大家知道,来看病总要回答医生的几个问题的。这就是问诊。切诊,那是中医必需的功夫,不会切脉,也就不是中医了,这里暂时不谈。但对于望诊,大家可能觉得陌生。这里就专门地解释一下什么是望诊,并教大家几招实用的望诊。 ­


凡病,都可以在未病之前有所表现出来。一般来说,高明的医生可以在病未发作之前就可以诊查到。用的方法就是望诊,也就是用我们的眼睛来观察病人。古代的名医多有这种本领,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医生更多的是相信仪器检查结果,对于望诊反而忽视了。 ­


大家知道,古代有一位名医叫扁鹊的。医术高超,以致于现在我们对名医也称之为扁鹊再世。话说有一天扁鹊见到蔡桓公,站了一会儿就说:“唉呀,你有病,但很轻,要马上治疗才好。”桓公不理他。过几天,扁鹊见面后又劝他及时看病,恐怕病情会加重,桓公还是不理他。如此三次,桓公仍然不信扁鹊的话,果然数天后病发而死。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,古人的望诊水平极高,可以提前预测到疾病的发作。这样的诊断远远比机器检查要方便、高明,而且实用得多。我们为什么不去掌握这种方法呢? ­


也许有人会说,这是不可能的,是编的故事。但事实上,就是现在,根据望诊,我们也能判断出不少疾病出来。 ­


比如,大家知道笑星侯跃文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发作而去世了。如果我们懂得望诊,就能轻易地观察到,他的山根部位,就是两眼睛中间部位,有一道明显的深纹。按照面部全息理论,这个部位是心脏。如果心脏有病,在山根就会出现皱纹。这时要就小心了,要及时治疗,否则容易出事。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周围有心脏病的人,多有这种现象。那些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心脏病的,可以马上观察一下自己的山根。可怕的不是生病,而是自己有病不知道。 ­


再举个例子,小指与肾相关。如果小指非常短小,长度短于无名指的第二指节,往往表示肾虚。如果有这种情况,往往表示女性的不孕。需要及时看医生,补一下肾才对。 ­


我们十指的指甲上一般会有八个月牙,又叫小太阳。表示的是体内的阳气非常充足。如果小太阳数少于八个,甚至于只有一两个,那就是明显的阳虚了。这种情况往往容易患肿瘤类的阴性疾病。如果经过医生治疗后,你发现小太阳慢慢地出来了,那就说明你的阳气正在恢复。自己都可以观察出体内的阳气水平,多方便。 ­


手腕横纹靠近小指侧是心经循行的地方。如果这个区域出现了明显的瘀黑色,不用说,是心脏的血流缓慢了,中医叫气虚血瘀。往往预示着心脏病的发生,要及时看医生了。 ­


足内踝向后靠近跟腱的部位一般是非常深陷的。这个部位是肾经所循行的部位,因此与肾气的盛衰关系密切。健康的人一般在这个部位是深深地凹陷下去的,显得内踝骨头特别地高。如果这个区域不陷反而突起,或者有水肿了,那就是明显的肾阳虚衰了。阳虚不能化水,水湿泛滥在这个地方。要注意及时地扶肾阳,用附子汤或者真武汤这样的方子才行。 ­


耳朵是一个全息胚,它表示的全息状态是一个倒垂的婴儿。从耳朵上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的疾病征象出来。比如如果耳外轮部位,就是耳朵的最外一圈显得有些灰暗无华,与耳朵其他部位形成鲜明的对比,那表示的可能是肿瘤。­


比如,从鼻子两侧而下到唇周左右各有一道纹,叫法令纹。相学有句话,说“法令纹入口中,必主饿死。”意思是说,如果这道纹进入口角,而不是绕过口角向下,就可能出现饿死的疾病。一般来说是食道癌,在晚期出现关格症,吞不下,也吐不出,在古代病人就会活活地饿死。现在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切除病灶。但不管如何,有这样的入口纹的人要注意了,及时预防十分有意义。­



翻开上眼睑,可以看到眼睛的白睛部位,也就是巩膜,如果上面出现了小片的出血灶,往往提示脑动脉硬化,要及时地预防中风了。或者,两侧的法令纹长短、深浅明显不一样,也预示着脑中风将要发生了。太阳穴部位如果出现明显的静脉血管似蚯蚓团状,多为长期便秘所致,要及时治疗便秘,以免诱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。脑中风有遗传倾向,发现疾病信号要及时诊断,及时预防。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,就会频繁地打哈欠。临床发现,有八成的中风病人发病前十天左右有哈欠连连的临床表现信号。我认为,当人的身体健康时,要爱护它,重视它,留住它,活得幸福,切莫大意导致因病致贫,因病致残而悔之晚矣。 ­

随手举出一些例子,其实,望诊的东西非常之多。不但是望面部,还包括手、足、全身形态以及动作等等。真正高明的中医在看病时,是一定要望诊的。只不过医生望诊得非常高明,病人往往没有注意到。离开望诊,单纯地问诊往往不够全面。切脉虽说可以体会到体内脏腑气血的变化,但仍然需要配合望诊以定位定性。 ­


作为病人,如果能学点望诊的技巧,对于及时预防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。特别是对于平时常见的心脏病、肿瘤、脑血病、糖尿病等等,如果能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及时治疗,就可能省去患一个大病,甚至于挽救一个人的生命。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
返回列表